本报讯针对以往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改过程中,产业基础分析不细致、供需对接不充分、代表性企业引领作用不突出、企业不愿改不会改等系列问题,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狠抓摸清底数、要素对接、联合创新、方案推广、协同推进等重点工作,率先探索出一条点(代表性企业改造)、线(产业集群提升)、面(区域复制推广)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改新路径,推动了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,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基于“以需求牵引供给、以供给提升需求”的工作方法,烟台片区在行业中选取代表性企业进行改造探索,通过改造方案“条块结合、有效复制”与“一企一策、一业一策”相叠加,带动同行业其他企业、同区域其他行业进行智能化技改。首先,突出以智能化技改需求牵引供给,重点依托地方政府和服务商在摸排调研方面的独特优势,解决了以往产业基础分析不细致、底数不清的问题。然后,突出以智能化技改供给提升需求,针对技改过程中供需对接不充分、代表性企业引领作用不突出等,通过提高立项的科学性和改造的精准性,解决了企业技改需求旺盛而要素供给不足的矛盾。最后,突出以方案推广带动技改全面升级,针对单一复制难以实现全产业的带动提升的制约,通过“向有共性需求的企业共享改造方案”和“向有个性需求的企业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”相结合,实现了成熟模式的快速复制推广和智能化技改的全面升级。
目前,通过该模式烟台片区已累计组织服务商与企业进行“面对面”对接和“一对一”诊断活动40余次,涵盖企业180余家、700余人。依托代表性企业,探索成熟改造项目22个,建成了一批智慧园区、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,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,促进了企业降本增效、提质增效、赋能增效,整体提高企业综合效率10%以上。与此同时,该模式也提高了企业发展能级、释放了区域市场活力、健全了技改服务体系,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“烟台动能”和高效的“烟台路径”。
(李希平王 杨朱先俊)